景點篇

•韓國&日本 回目錄
 
 
.韓國  

 

通度寺

 

 

 

 

 

通度寺

 

 

 

 

 

 

 

松廣寺

 

 

 

 

 

松廣寺

 

 

 

 

海印寺

 

 

 

 

 

 

海印寺

 

 

 

 

 

 

 

 

 

 

 

 

 

 

 

 

 

 

 

 

 

 

 

 

 

 

 

 

 

 

 

 

佛國寺

 

 

 

 

 

 

佛國寺

 

 

 

 

 

 

 

 

 

石窟庵

 

 

 

 

 

 

石窟庵

 

 

 

 

 

 

昌德宮

 

 

 

 

 

 

昌德宮

● 一九八二年,佛光山與位於南韓,深具一千三百三十六年悠久歷史傳統的佛寶寺-「通度寺」,締結為兄弟寺,被譽為佛教中傳統與現代化的結合,雙方協議共同促進佛教的宣揚。

通度寺—又名 佛寶寺〔大雄寶殿供奉舍利而無佛像〕
通度寺的「通度」為「通萬法,度眾生」之意。
因大雄寶殿供奉舍利而無佛像,故又稱佛寶寺。西元六四六年慈藏律師與善德女王同來此山,即建寺院,安置由唐求回之佛舍利、袈裟與貝律經。通度寺為曹溪宗十五教區本山,是規模最大的佛寺。經新羅、高麗時期,皆受王室護持,成為佛教領導中心。

● 一九九八年,佛光山叢林學院與擁有一千兩百年歷史的韓國僧寶寺-「松廣寺」傳統講院,締結為兄弟寺。

松廣寺—又名 僧寶寺 〔出了16位國師〕
僻處曹溪山叢林中的禪宗寺院,為南韓三大名寺(通度寺、海印寺、松廣寺)之一。因栽培出十六位國師而享有盛名,故又稱僧寶寺。目前仍有相當多修道僧;寺院再建擴充於十二世紀初,是國寶及重要文化財產極多之寺院。

● 二○○三年,佛光山與具有二百多年歷史的韓國法寶寺-「海印寺」締結為兄弟寺。
海印寺- 又名 法寶寺〔藏經閣和八萬大藏經〕
海印寺位於南韓慶尚南道,是華嚴宗根本道場。海印寺的「海印」二字,取自華嚴經的【海印三昧】。「海印」象徵在風平浪靜的海面上映照出萬物的本來面目,在沒有煩惱的心裡可以顯現出萬物的真理。

因為海印寺是珍藏高麗大藏經的地方,故又稱法寶寺。海印寺始建於新羅哀莊王三年(802),由順應、利貞大師創建;因具有講院、律院、禪院故又稱「海印叢林」。海印寺為曹溪宗十二教區本山。

一般而言,韓國古剎從山門進入大雄寶殿前須經三道門:一柱門、天王門、解脫門。一柱門由一根柱子組成,為寺院第一道門;天王門為供奉四大天王;解脫門是出世與入世的界限,喻有入佛境界之意。該寺最重要的藏經閣,內有八萬大藏經,高麗大藏經為韓國第三十二號國寶。

藏經閣內之八萬大藏經印版共有八萬一千二百五十八片,以白樺木為主。經版製作過程,從浸泡海水需經三年、日晒一年、經文先抄寫於紙上,再印於版上,每刻一字禮拜三拜,歷經十六年,西元一二五一年完成;為調和經版的濕度,於地下埋有鹽巴、沙、石灰、木炭,因夏季梅雨季節溼氣較多時,可吸收水分,乾燥時期排出溼氣,自然地調節溼度;為使其發揮更好的功能,窗戶並制直櫺窗;修多羅殿的窗戶,分為上下兩層,上層是下層的三倍大,對面法寶殿窗戶構造正好與其相反,是一種特別的通風方法,故能將文物保流至今。有趣的是從沒有鳥飛入築巢過。

另法寶殿原供奉木造毗盧遮那佛坐像,根據歷史記載原造於七百多年前;於西元二○○五年六月為重塑佛像金身之故,而發現此佛像有文字記載,依此推算出此佛像乃造於一千兩百多年前,故成為韓國目前發現最早之木造古佛。
1995 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文化遺產

佛國寺
佛國寺位於慶州吐含山腳下,為新羅王朝的護國寺廟。佛國寺的建築特色,融合了新羅人想像中的佛國世界,和理想中的西方極樂淨土,將法華經裡釋迦牟尼佛的娑婆世界,和無量壽佛經裡阿彌陀佛的極樂世界,以及華嚴經裡毗盧遮那佛的蓮華藏世界加以形象化。

佛國寺的建築格局分為兩大區:一區以大雄寶殿為中心,有青雲橋、白雲橋、紫霞門、梵影樓、自警樓、多寶塔、釋迦塔、無說殿等。另一區以極樂殿為中心,有七寶橋、蓮華橋、安陽門等。其中,釋迦塔和多寶塔象徵多寶如來佛和釋迦牟尼佛常住此地,充分顯示出新羅人把佛教理念現實化的努力。

1995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文化遺產

石窟庵

在慶州含吐山東邊有佛國寺附屬庵—石窟庵。白色花岡岩的人造石窟,結合建築、水利、幾何、宗教、藝術等專業知識。

石窟庵裡恭奉的本尊佛像,幾近達到宗教藝術的最高峰,乃韓國第一號國寶。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把佛國寺和石窟庵視為東北亞佛教藝術的傑作。

1995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文化遺產

昌德宮-世界文化遺產 〔保存最完整的朝鮮時代宮殿建築代表作〕
昌德宮是現存保存最完整,能表現朝鮮時代宮殿建築的代表作。昌德宮為正宮景福宮的離宮,完成於西元一四○五年。
西元一五九二年壬辰倭亂時,正宮景福宮被燒毀,昌德宮就被當正宮使用達三百年之久。
昌德宮因秘苑而為人熟知的後苑,完整地保存著朝鮮時期宮殿的造景藝術,有一百多種樹木,有些樹齡更達三百多年。還有溪水、蓮池和亭樹,充分展現了古時宮殿建築與自然和諧之美。
1997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文化遺產

 

 
 
.日本  
 

 

 

 

 

 

清水寺

 

 

 

 

 

 

 

 

 

 

 

 

 

 

 

大阪城

 

 

 

 

 

 

清水寺〔由139根高數十米的大圓木支撐〕

原名音羽清水寺。於一千二百多年前,奈良時代末期(778)所開創。現存清水寺為西元一六三三年重修。清水寺為棟樑結構式寺院。正殿寬十九公尺,深十六公尺,依懸崖峭壁而建,大殿前為懸空的「舞台」,由一百三十九根高數十公尺的大圓木支撐。

寺院建築氣勢宏偉,結構巧妙,未用一根釘子。寺中六層巨木築成的木台為日本所罕有。
清水寺正殿旁有一小山泉瀑布,順寺旁山崖流下,稱為音羽瀑布,流水清澈,終年不斷。清水寺之泉被列為日本十大名水之首,清水寺因此而得名。供奉的本尊是十一面四十二臂千手觀音。清水寺的宗派是北法相宗,單立的一寺一宗。

大阪城〔大阪重要歷史文化遺產〕

大阪城由豐臣秀吉於西元一五八三年在石山本願寺遺址上初建,至今已有四百年歷史,為當時日本第一名城,也是日本前所未有的最大城堡。現存的大阪城為西元一九三一年由民間集資重建,外觀五層,內部八層。

大阪城內中央聳立著大阪城的主體建築天守閣,巍峨宏偉,十分壯觀。內部保存有豐臣秀吉的木像、使用過的武器及繪畫等。城牆四周建有護城河,附近有風景秀麗的庭園和亭台樓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