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天遊蹤【結業心得】

回目錄
  陳冠樺--重生的喜悅
您認識真正的自己嗎?就讀佛光山勝鬘書院的我,讓我打從內心真正認識自己,對於佛法有更深層的探索,昔日的自己總是隨心所欲過生活表現出我執、我慢,的習氣,自己卻不自覺,感恩星雲大師創建了這片人間淨土,得以讓我們發光發熱服務奉獻的大眾。但隨著時光的流逝,常會反問自己的人生未來目標及希望,心中總覺得缺少了什麼,所以我選擇就讀了佛光山勝鬘書院,生活充實自在,妙紀老師常告訴我們,要活在每個當下,好好把握這一期一會難得的因緣,錯過就不再,也正因爲如此開始調整自己的心態,記得朋友曾與我分享過一句話,「心美,看什麼都美」,及要常懷一顆感恩的心,別人給予我們,眾多的因緣,期許將來的自己也能盡一份微薄之力回饋他們。
勝鬘書院是一個能我們在學佛的路上行解並重修行的大團體,能檢視自己的修行功夫及自己的內心,放下我執融入團體生活,同學都來自於不同的地方,他們各個都是我的善知識,從他的身上看到自己的不足,學習別人的優點,也學習到忍耐,面臨困境,「忍」才能去對抗一切的事物,才能觀心自在,觀人自在,甚至觀一切自在,這是我認為最難的人生課題,但對於我未來的人生將會很受用,再來就是能夠接受別人的一切,要有寬大的心胸去包容,用最真誠的心去對待別人,先學會接受自己才能去接受別人!
其實佛法就在我們的生活中,每天豐富多元化的課程、五堂功課、出坡作務、戶外參學…等,課程都能不斷提昇自己內在的素養及藝術,及打開視野與世界不同的國家文化接軌,讓自己更有國際觀,人生處處是挑戰、考驗、磨練,勇於面對真正的自我,期望自己能不忘初心,好好珍惜把握這四個月因緣難得的勝鬘參學生活,更是要感謝妙紀老師對我們用心的帶領及教導,讓我們更知道如何去要求自己,規劃自己並為自己創造一個多采多姿,獨當一面的人生!

陳姿彣—佛道近在眼前
整整四個月勝鬘學院生活,從台灣本山的基本佛學知識課程,直到關島西方文化的交流,及現在日本的宗教事物等,我是否有把杯子放空去接受各種的教授?還是仍我執、我慢?我有深省,但這是真的成為我的一部份或只是很面的順從呢?我應該時時檢測自己。
看著同學從剛入佛門學習,天天進步,時時成長,使我感汗顏,自問我已在佛門道場多久了?我為何無法像他們一樣猶如一海棉盡情吸收佛法禮教?真的是「三日學佛,佛在眼前;十年學佛,佛在天邊。」更何況每位同學都是善知識,我為何不學習他們的優點;一直要「獨善其身」呢?即然我是人間佛教的修行者,我是否有真正落實與眾生結緣,拔苦與樂?還是只一個麻煩的製造者呢?這不是年齡的問題題而是有沒有“心”去學習實踐之。
我又是何德何能才參加這勝鬘書院,來到各分別院道場,勞煩法師們,佛光人來為我忙碌安排打點所有的行住坐臥食,課程教授等。自問我又能為他們做些什麼呢?我又有多少福德資糧可接受呢?但仍最感謝星雲大師讓我們這些現代女性有機會成為學佛女並到處參學學道。這是由佛光山人間佛教的道場給我們因緣,機會;這一期一會的機緣也將為這一生中唯一; 無論法師們,同學們及佛光人等,何時有機會再相聚一起共同讀誦修行共事呢?把握當下因緣,積極參與每一次人事物,這才是我最大的收獲。


鄭淑卿—學會面對自心
學佛『學佛是為了開發自己,讓自己對起心動念做主,對當下這一念清楚明白』。從短期出家的得遇佛法因緣到目前參加的勝鬘書院的佛法學習;學佛行誼、高僧大德典範、萬物為心所造、佛教南傳、北傳佛教史等觸類旁通課程讓我獲益匪淺。
海外參學\迄今一個月,每各佛光山海外道場都讓我萌生”信心 “歡喜”在生活中常住法師都給了我們很多的方便法門,給了我們在學佛道路上充滿 ”希望” 想望的大願心。『遇山水轉 遇石水轉』水,是生命的泉源。如同我的心如水,這些日子的學習;慢慢的感覺可以讓心寧靜。當境現前時,可以平淡心處之。在團體中的生活,同學們共同歡笑,在感動中成長;偶有不如意的事情,但是我們共同走過這『一期一會』的相遇,珍惜這修得同艘法船的殊勝因緣。
每站的參學花絮;我都好感動。感受佛光山及妙紀老師用心指導,感受撿拾片片回憶的同學,如浪花陣陣自己的內心。真的,認真活在當下的我們是生命的活水。開發源源不絶的智慧佛法,自性清靜明亮的性格。


李玫君~~生命旅程中看見自己
生命不在乎長短而是深度和廣度,雖然是短短的四個月卻在一生中烙下一道深刻的印記。因為在時間和空間的交錯下,人事物在週遭蹦出下火花,時而暈均熱,感受著不同的撞擊的力道,日復一日。
修行不是誦經、拜懺、禮佛,打坐才叫修行學佛,而是要在生活中的每一個當下,起心動念,有貪、瞋、癡、慢、疑的五味摻雜,對境練心,在人我之間檢視自己。在這幾個月學習的過程中,讓自己更了解自己的不足,與同學之間的互動協調,與信徒如何消弭陌生感將真誠散發出來,讓大家感受到發自內心的感動,如何將自我與提升為群體的榮譽感。
師長的諄諄教悔,看山、看水、看花,看草,看事、看人,看見紅男綠女,看見世界萬象,也要看見自己的心。時間過去了,不會在來,讓生命的流轉,隨著願行願力,而不是念念遷流, 一再的輪迴。
送給自己最好的禮物就是參加勝鬘,日子過的精彩,心靈備受呵護,眾多的好因好緣,帶來歡喜,捨不得時光的飛逝,希望這份感覺能待留,不管以後,人生的變化如,這些日子的點滴,都是我往前邁進的動力和資源。


邱時瑜—讀懂這顆心
在一個巧妙的因緣下,我就讀了佛光山的勝鬘書院,這個為期四個月;二個月在山上;二個月初國的參學團體,我對她的期待,是一個充電站,也是回憶.我想找回學生時期參加佛削設那份向上的喜悅!
頭一個月本山的修學,接觸了好多法師,在此之前,從沒有被法師包圍教導得經驗,而在佛光山就像極樂世界一樣,諸上善人俱會ㄧ處;而在這邊的學習,不似以往所參加佛學活動那樣的嚴格與緊湊,卻也不是全然的放逸,這樣的鬆緊度,充分表現了人間佛教的性格,太過嚴格可能導致生活與佛法互不相干,出了活動, 生活依舊。
出國之後,面對更多境界,如何把佛法應用到其中就是一種修行。當然旅行總是令人感到愉悅,開拓視鄉野、接觸各式各樣的人;還與海外的師父們案結緣;許多新奇的事物會不斷地打破自己狹隘的想法。有許多意想不到的智慧與吸引人的文化,才能相互交流學習、共生結祥。
每到一站,都有不同的文化,而每個人身上也有其不同的特質;在別人身上我看到`了許多自己的不足,在待人處世上反映了我種種的信念;讓我了解自己有許多的習氣!這就是參學的益處吧。讀山水,讀人事,讀自己的心!


韓寶清—找到人生目標
讀勝鬘是我想過修行人的生活,因為很久以前有參加過短期修道會;我非常羨慕出家法師們的生活, 那種偉大得度眾精神,默默的付出,無怨無悔奉獻和犧牲。在他們被後又有多少的甜酸苦辣,我很佩服法師們那種無我的精神。
感謝常住給我們的種種;佛光山對我們的栽培,每個人對我們的呵護和熱忱;回到學生的生活,實在太幸福每天一課堂都是老師的精心安排, 深奧的經典裡面有學不完的學問.才知道人生的時間太短。感恩法師們的引導讓我們有了學問的方向,更能深入義理。
在這參學期間,讓我受益良多;除了學到很多做人的道理,怎樣關懷尊重和包容別人;但最重要的事是怎樣去修這顆心?從觀無常禪定因緣果報每一樣都是教我們看住自己的起心動念.活在當下,佛法在生活中求.要惜福珍惜每個一段因緣修福修慧,要發菩提心,行菩薩道,人要為眾生而活那才是幸福美滿。如果只為自己而活那是痛苦的;生命是有限的;但法身是無始無終,要為未來做準備,存資糧,找出人生的目標及意義。
感恩大師的遠見和慈悲創辦了勝鬘書院,讓我們女性在百忙之中放下紅塵一切;好好的來學習與觀照自己;從中得到無數的寶來莊嚴我們的法身會命;讓我更堅定在佛道上將有顆永不退轉的心。


張麗珠—與佛法相遇
坐在遊覽巴士往本栖寺方向開去,一路上風光歷歷在目,然而心境卻又如倒帶般回溯往事,有人說時間分秒必醉爭且一去不復返,所以凡事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好。千萬後悔飯不要吃,這些話如風中話,聽了就過了,但回憶時無不又嘆息連連。
時間飛梭而過,很快的四個月過了,當初該設限自己的狀況,與實際處境完全是不同的,當然心情上自然無法開朗,但心的雜質也一層層在用力撥落,見性了嗎?當然不是,而是看見自己的缺點,活生生、血淋淋的攤在陽光下,被大家檢視。人的一生有幾個四十歲,而又有多少尚未活過四十歲就往生呢?佛法難聞,今已聞,人身難得,今已得,。但未何自己的意志力及我執太重,還在徬徨的學佛路上不斷遊走,到底多久才會決心走進自己的心深處,找尋與佛法相應的佛心,嗯!!我想快了吧? 不管如何勝鬘書院的四個月生活,已經為我人生寫下不同的開始,期許自己必將有不同的開始。


潘盈璇—學習融和與圓滿
進了書院四個月了!每天都有不同的收穫, 在這期間”「觀照自己的心性,改造自己的個性」”是給自己的功課,對於這門功課說來其實很容易但其實是一門要深刻認識自己的法門!
透過觀照自己的內心,可以了解到自己哪裡不足夠,有哪裡需要改進的?越往自己內心看,越看出自己的的缺點,總以為已經很滿足於現狀,但經由這個方法知道自己的我執是多麼的可怕!學習轉念,當自己的想法念頭換個角度想的時候;心境也變得相當不一樣,放下我執,與大眾融合;當遇到大眾想法有差別時;轉個念頭,不再堅持一是要照著自己的方式做,多聽聽其他人得建議,說不定可以得到更多、更好、更快速的效果,也是很好的啊!
其實關照到自己的心地不夠柔軟,總要別人照自己想法去執行,卻忘了”嚴以律己,寬以待人”這句話,經由老師點醒後才發現到自己犯了那麼大的錯誤;希望在接下來的日子中可以將自己調伏的更柔軟,在待人接物方面可以更佳的融和圓滿!


林錚錚—找到生命的答案
自皈依三寶,信仰佛陀之後,就想要進一步了解祂的內容,以求達到信仰的價值和意義。但這種追求佛法的渴望;只向一各固定的法師請教;絕不能滿足我的心靈。要多去參加講經說法的道場;向去瀏覽道場似的;也不太適合我的個性;我希望能有一個有正見 有系統 有計劃的佛學訓練;於是進入勝鬘書院。
勝鬘書院是個採國外參學的方式,因佛光山道場遍布五大洲;可以讓參加的學員安住在道場。屏除外緣, 在誦經與行解並重之下,體驗叢林生活。第一個月是在佛光山中學習基本的佛門行儀;第二、三個月在國外遊學;第四個月在回本山接受佛學課程。
在整個學習的過程中充滿了許多感恩與惜福;上佛法課時,由不同法師在其專修的法門中,豪不保留的傳授給我們,引導我們進入佛法領域的奧妙,也解答我心中不少的疑惑。但同時也讓我感受到不可言喻心靈契合的法喜。看到海外道場的法師們,不畏艱辛興寺佈教弘法;卻將成就歸於大眾.這種慈悲喜捨無畏精神;讓有心求佛道的我們更加望塵莫及海外信徒們身處異鄉再心靈上總渴望有個慧命之家可為依怙。相對的對道場的護持熱心,真誠流露為之感動.而從沒有過團體生活經驗的我.在這次參學中學習到有顆包容與尊重的心;遇到任何境界,心念一轉,要能放下又提起;身心才能自在解放。
在這次參學中讓我撈到許多法寶;並讓我更堅定在學佛路上有一顆永不退轉的心,正如每次晚課時我們許下的 法門無量誓願學 佛道無上誓願成。同時也期許自己能多一點慈悲心,使自己的人生路上更為圓滿。


陳秀雅—國際觀的旅程
遇到的人,每位的修行方式,邏輯、觀念皆不同,在團體生活中,學習要放下我執及學習直下承擔等等,讓這些觀念種下自己的八識田中,讓自己習慣並成為生活中不可缺的一部份,也是一種福慧增長的方法。透過佛學程、出坡、發心結緣、及當地文化學習和互動等,更能實地體會到、看到我們佛光山前瞻性的國際觀,可以透過參訪遊學,來開闊增長自己的世界。
修道也是一種工作,布施是存、持戒是守,希望有福報,就要隨時儲存,因為,自身的法身慧命是不能等來等去地,只要多廣聞薰習,謝謝您們,願我們皆能眾和諧、子德芬芳,也願眾生皆能共生吉祥,阿彌陀佛。


蔡月珠—給自己許個願
從本山的一個月佛學課程的學習開始,我才知道原來佛法教的不只是拜拜祈福,佛學的經典是如此的豐富而且充滿了智慧;從每位師父講敘他們學佛的心路歴程與心得及在他們身上看到了深厚的涵養與對自我的要求和修持。默默耕耘這片佛國的人間淨土;為佛教、為眾生弘法利生,他們的慈悲與菩提心願令我們感動、敬佩……
在學習認識的僅是學問,而是生活上的知識與智慧。對自我的反觀自照,人與人相處的方法與態度,”以出世的精神做入世的事業。對我而言是新的開始學習和認識自己的一個很的機會。
參訪各地時,我們深入體驗當地的風情民俗,在關島我們學習Chamour民族的舞蹈與編織的技藝;到日本我們穿著典雅俏麗的和服,唱著日本歌謠、跳著大和民俗舞蹈;在本栖寺我們每天生後活在湖光山色,千變萬化的富士山下最美麗最寧靜的本栖湖畔,天天與大自然共餐,相信當地的日本人都沒有我們這樣都幸運與幸福!當然這些都是大師及每位師父及各地師兄、師姊們的努力成果,如今我們享受這份熱誠的”美食佳餚”,心中的感動與感謝不知該如何用紙筆如何形容,希望能夠繼續深入佛法,將佛陀的智慧運用在我們生活中,也能夠學習前輩們充滿活力與熱情為大眾服務與奉獻的精神。